首页

搜索

第334章 ,冀州之战(一)

第334章 ,冀州之战(一)

九月底,秋收后。

袁曹联军分两个方向,忽然发动对幽州的袭击。

袁绍分兵两路,突袭代郡、范阳郡。

曹操则从渤海郡北上,突袭渔阳郡。

赵云等将虽早有准备,但士气并不高,节节败退,直到右北平郡才堪堪站稳脚跟。

消息传到荆州,已经是十月底。

第一路大军从长安顺黄河而下,包围兖州、青州。

第二路大军从徐州出发,辐射青州、兖州。

第三路大军从荆州出发,直逼袁术所在。

三路大军所向披靡,无人可当。

十一月底。

袁术压在囚车中,送到洛阳。

这次,金茂并没有赶走刘协,两人一同看动物般看着袁术。

“我渴了,可有蜜水?”

袁术知道求生无望,索性也不装了,本性毕露。

金茂冷笑一声,眼神中满是不屑与嘲讽,他缓缓转身,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:“给他一杯水,不过不是蜜水,而是这洛阳冬日里最刺骨的井水,让他好好清醒清醒。”

侍从领命而去,不久便端来一碗泛着寒气的清水,轻轻放在袁术面前。

袁术瞪大眼睛,难以置信地望着那碗水,随即怒目圆睁,破口大骂:“竖子!你竟敢如此羞辱于我!袁家四世三公,我袁术曾也是一方诸侯,岂能受此等屈辱!”

刘协在一旁,面色复杂,既有对袁术昔日嚣张跋扈的厌恶,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。他轻声叹道:“好一个四世三公,袁公路,你昔日割据一方,骄奢淫逸,视百姓如草芥,就没丝毫匡扶汉室之念?”

袁术闻言,脸色一阵青一阵白,最终化作一声长叹,声音中竟带了几分凄凉:“匡扶汉室?上天也没给我这个机会啊。”

金茂见状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他上前几步,居高临下地望着袁术,语气冰冷而决绝:“袁术,你的时代已经结束,你的野心与贪婪,最终只换来了这冰冷的囚室和一碗井水。

记住,历史不会忘记你的罪行,你将成为后世之鉴,警示那些妄图以权谋私、残害百姓之人。”

袁术却猛地激动起来,反驳道:“竖子!何以污蔑于我?”

“自从那次被你所败,我便改过自新,这些年兖州大治,还不能说明一切吗?”

“兖州大治?”金茂再次冷笑,随后大笑起来。

“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!”

他笑声骤停,目光如刀,直刺袁术心窝,“兖州大治?你所言的大治,不过是建立在对百姓更深的剥削与恐惧之上。你利用权势,巧立名目,中饱私囊,那些看似繁荣的背后,是多少家庭的破碎,多少百姓的泪水!你口中的改过自新,不过是换了一副面具,继续你的权谋游戏罢了。”

金茂缓步上前,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,仿佛踏在历史的尘埃之上。“袁术,你忘记了,真正的领袖,是那些能在乱世中引领人民走向光明,而非将他们推向更深渊的人。你或许曾有过宏图大志,但你的路,从一开始就走偏了。你追求的,不过是权力的巅峰,而非天下苍生的福祉。”

“你自诩为英雄,却不知英雄二字,重在‘为民’而非‘为己’。你可知,真正的英雄,即便身处逆境,也能坚守本心,以天下为己任,而非像你一般,为了一己私欲,置万民于水火而不顾。”

说到这里,金茂的声音逐渐变得低沉而有力,“今日,你我之间的对话,不仅仅是对你的审判,更是对后世的一种警醒。让人们知道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那些背离正义、践踏人性的人,终将难逃历史的审判。而你,袁术,便是这历史长河中,一个深刻的反面教材。”

袁术的脸色在金茂的言辞下变得苍白,他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,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不甘。

“你又好到哪去?”袁术歇斯底里道:“你可曾问过百姓是否自愿?可曾问过每一个人,是否当真如你所言?可曾…”

金茂不耐烦地打断道:“'袁术,你此刻的狡辩,不过是垂死挣扎的徒劳。你口中的'百姓自愿',不过是你以权势压迫,以利益诱惑的借口罢了。真正的正义,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,维护他们的权益与尊严,而非以一己之私,肆意妄为。你口中的'每一个人',在你眼中不过是实现野心的棋子,你何曾真正倾听过他们的声音,理解过他们的疾苦?”

“历史自有其公正之眼,它不会因你的狡辩而有所偏袒。你曾自诩为天命所归,却忘了民心才是最大的天命。你背离了这片土地上的根本——仁爱与公正,最终只能落得个众叛亲离,身败名裂的下场。今日之审判,不仅是对你个人的清算,更是对后世的一种警示,提醒人们勿忘历史教训,坚守正义之道。”

金茂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穿透了袁术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。

袁术狂笑道:“成王败寇罢了。”

金茂摇头离去。

刘协开始审判袁术的罪责,他的声音沉稳而庄重,回响在空旷的大殿之中,每一字一句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与民众的期盼。

“袁术,你曾为一方诸侯,手握重兵,本应护国安民,却为一己私欲,你横征暴敛,民不聊生,更与邻郡交恶,挑起战乱,使得百姓流离失所,哀鸿遍野。此等行为,天理难容,人神共愤。”

“你或许以为权势能掩盖一切罪恶,但历史的长河不会因你的权势而静止。你的所作所为,早已被史官记录在册,被百姓口口相传,成为后世子孙评判你的铁证。今日,朕代表天下苍生,对你进行审判,非为个人恩怨,而是为了还天下一个公道,让正义得以伸张。”

“朕决意,斩立决,夷灭三族!”

刘协言罢,大殿内一片寂静,只有袁术那逐渐微弱的笑声回响,似乎在诉说着他内心的不甘与绝望。然而,这份不甘与绝望,在正义的光芒下,显得如此渺小与无力。

刘协这般决策,可是把袁绍逼上了绝路,金茂知道后再阻止就晚了。

这下子,袁绍肯定不死不休,毕竟,他一家老小全在袁术三族之内,这还投降个屁啊。

可金茂又曾答应过刘协,肯定不会反对,只能默默记在心里。

“下次一定要由我来当场决意!”…

幽州。

袁绍得知金茂发动大军,第一时间就来找曹操商议对策。

两人会见于幽州州治蓟县。

“孟德,你足智多谋,如今这局势该如何办?”

袁绍心烦气躁道:“北有幽州突骑骚扰,南有三十万大军,你我加一起也不过十五万大军,差之甚远!”

“本初兄稍安勿躁。”曹操笑着说道:“金茂竖子号称三十万大军,我敢断定,不超过十五万之数。”

“若是只守不出,你我十五万大军足以应对。”

曹操捡起地上的麦秆,说道:“况且今年还是个丰年,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!”

说罢,曹操凝望南方,默默悼念死去的郭嘉,他对不起郭嘉,但郭嘉却从未负他。

那天得知郭嘉的死亡,曹操悲痛欲绝,大哭一夜,拉着陈宫的手道:“奉孝乃我之心肺,今心肺已离我而去,曹此生只能仰仗公台矣!”

此后,每一天,曹操都拉着一位谋士谈心,希望他们成为自己新的心肺。

这番举动效果好不好暂且不论,曹操的伤心倒是真的,天性多疑的人,最见不得忠心之人死去。

袁绍却没法体会曹操的心情,说道:“我听说你有员大将,曾以五千抵抗三万大军的进攻,可有此事?”

曹操收拾心情,点头道:“确有其事,他名叫曹仁,表字子孝。”

袁绍击掌道:“好极!”

“你麾下正好有五万大军,南边那三十万大军就交给孟德了,幽州屑小,给我三月时间,定能剿灭!”

还三个月,给曹操三个月时间,不敢说消灭赵云等将,打得对方短时间没有办法南下还是能做到,效果一样。

但两人现在是一条船上的蚂蚱,这时候再闹矛盾,就是愚蠢。

“本初兄。”曹操提条件道:“我愿率军南下,但需向你借两样东西。”

袁绍闻言,眉头微皱,但随即舒展,心中暗自盘算,既然已决定联手,些许条件自是要满足,以免伤了和气。他故作轻松地笑道:“孟德兄但说无妨,只要我袁绍力所能及,定当鼎力相助。”

“其一,粮草。我军南下,远离本土,后勤补给尤为关键。望本初兄能调拨足够的粮草,以解我军后顾之忧。”曹操言辞恳切,目光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。

袁绍闻言,心中虽有不舍,但深知此乃必要之举,便点头应允:“粮草之事,包在我身上。我会立即下令,从冀州各地紧急调集,确保你军粮道畅通无阻。”

“其二,”曹操稍作停顿,目光变得锐利起来,“我需要借调一些精锐的弓弩手与器械师,特别是擅长制造攻城器械的工匠。冬日的黄河虽说不能行舟,但无法阻碍南军北上的部分,我需远程武器守备。”

袁绍沉吟片刻,这要求虽有些出乎他的意料,但考虑到大局,还是点头答应:“好,我会从军中挑选最精锐的弓弩手编入你部,至于器械师与工匠,我也将尽力搜罗,不过需些时日筹备,望孟德兄耐心等待。”

曹操见状,心中大石落地,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,拱手谢道:“多谢本初兄慷慨相助,有了这些支持,我定能不负所望,守到初春。”

袁绍本来还挺高兴,听到曹操这话,又皱起眉来,东汉还没后世那么冷,春天来得也更早些。

曹操话中的意思,可能是守三个月,也可能只守两个月,那怎么能行?

可要问出口,就显得袁绍小气了。

袁绍灵机一动,好似无意间扯到其他话题一般,问道:“明年初春是何月份啊?”

曹操心中鄙夷,摇头道:“我也不知,得回营去问一问我家军师。”

袁绍瞪了曹操一眼,也不装了:“你给个准话,守到几月份?”

曹操微微一笑,目光中透露出几分狡黠与深邃,他缓缓道:“袁公,兵法云:‘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’,战场之上,岂有固定之期限?我军守备之期,非但取决于天时地利,更需考量人心士气,以及敌方动向。若敌疲我逸,时机成熟,自当主动出击,岂有坐等时日之理?”

“然则,”曹操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沉稳而坚定,“以目前局势观之,我方粮草充足,士气高昂,加之城池坚固,足以抵御外敌。至于具体守至几月,则需视敌情变化而灵活应对。袁公放心,我曹操定当竭尽所能,确保防线稳固,不使敌军有隙可乘。”

袁绍闻言,心中虽有不甘,却也知曹操所言非虚。他沉吟片刻,终是点了点头,道:“孟德言之有理,吾等身为将领,自当以大局为重,灵活应变。只是,还望孟德能多加留意,一旦有威胁,务必速速报我,共商协防之策。”

曹操拱手应诺,两人相视一笑,表面看似和谐,实则各自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棋局。春风拂面,却吹不散这战场上弥漫的硝烟与暗流涌动的算计。

最终,曹操从幽州撤兵,分兵驻守冀州魏郡、清河国、青州齐郡河北地区。

袁绍同时运动,接管半个幽州,跟赵云等将对上。

双方在右北平郡打得有来有回。

幽州突骑,学会游击之法后,袁绍很难聚而歼之,一直在被牵着鼻子走。

曾经打公孙瓒时,袁绍都没有这般无力感,现在新的幽州突骑给了他这种感觉。

而他麾下谋士对军阵的了解,也就沮授还行,但因谋士集体说沮授坏话,袁绍得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。

局面就这么僵持下来。

最近更新小说